质量评估处战役故事汇
发布人: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0-07-01   浏览次数: 207

质量评估处战役故事汇

故事一

讲述人:何京敏

2020年的冬天并不十分寒冷,刚刚从学期末收尾工作的忙碌中回过神来,本想寒假出去旅游放松一下,突然看到武汉123日全城封闭并实施战时管理的信息,让我和所有的武汉人如同掉进冷冰窟窿一般。身在封闭城中的人都懵了:在我们成长的记忆中,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从那一刻,个人的经历,武汉的记忆,中国的历史注定都将被刷新!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快速在武汉传播,全市人民迅速自觉响应政府号令。而这一切来得太快,还来不及反应是怎么回事,几乎是一天之内,一夜之间,武汉的大街小巷就突然像停滞了一般,寂静得让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感到从未有过的陌生。家中有九荀的耄耋老人,家人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少许的蔬菜维持不了几天……,随着老人身体孱弱告险,基础病药品日益告急,生活必需品告罄,我心急如焚!

当初对新冠病毒还缺乏基本的认识,仿佛病毒环绕在四周,开门就会有病毒进入。听说要对每个人测量体温,测量人员进门会不会徒增风险?我心里正在直犯嘀咕,突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在开不开之间犹豫的同时,我还是赶紧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迟疑着打开了家门。“给老人送些蔬菜等食品。”听到一个年轻女孩的轻声细语,一身白色防护服,一副护目镜遮蔽了女孩的模样。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的我赶紧连声道谢,看着放在门口的实物,望着女孩已经下楼的白色身影,感激之情无从表达。在我为自家生活焦虑之时,有多少像这位女孩一样的志愿者逆向而行,为了更多人的安宁,冒着生命危险,为大家雪中送炭。我不由得羞愧难当。

封城之后最大的难题是,看着家人基础病的药品日益耗尽,特别是胰岛素对于糖尿病人生命的重要性让我无法安宁。医院已经关闭了门诊,药房还不能开此类的药品,定点开药处排队如长龙,万般无奈之时,试着给社区的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小伙子,从与他对话的语气听得出来,他非常忙,电话不断。简单说明所开药品的急迫性后,他说我再去试一下,给我感觉是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从网上看到了许多志愿者帮助病人排队开药的艰难。只能再想别的办法了,给读研期间正在医院实习的外甥女打电话,得知她也被学校规定待在家里不能外出。刚刚出门倒垃圾回到家中的我,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才能买到药,听到有人一边敲门一边说:“请开门,您的药买到了。”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太神奇了吧。赶紧打开门,印入眼帘的又是白色的防护服、护目镜,这次是一位个子较高、身材较瘦的小伙子,是的,就是那位接电话的小伙子!真是太感谢了,我连连道谢,但是小伙子淡然地说:“没什么,应该的”。跑远路、站长队,甚至挨饿受冻,个中的艰辛丝毫没有流露,仿佛一切理所当然似的。他的淡定让我和家人无法淡定了,我们在家焦虑断药的时候,他们也有家人需要照顾,他们也没有特殊的盔甲抵挡病毒,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别人的生命。望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感激之情我无从表达,危难之中我看到了志愿者的坚定和勇敢,感到了我们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从除夕之夜看到习总书记调集人民子弟兵集结到武汉,到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陆续驰援;从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运输到,到终南山院士等专家们以英雄的武汉给予武汉人民以无穷的精神鼓舞,武汉人民当初心中的阴霾已一扫而空,每天新闻中看到大批医务工作者竭尽全力救治病人,对战胜病毒心越来越有信心。记得那天我正在家中忙着线上办公,一阵咚咚咚的重敲门声着实吓了我一跳,我做好防护赶紧开门看究竟,刚打开家门,一条大鱼,还是活的,迅速送进来,眼前几位“全副武装”者,抬着一大筐大鱼挨家挨户发送。他们行动非常快,什么也不说,把鱼送进门就走,只听见楼上楼下声声感谢的话语此起彼伏,人们由衷地感谢这些疲惫的志愿者。习总书记惦记着武汉人民爱吃活鱼,身处灾难之中的武汉人民真的吃到了新鲜的活鱼,深切感到了党和政府默默践行着人民至上的理念,而这些勇敢而无私的志愿者们,迅速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

闭门在家的时光里,敲门声几乎都每次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而又让倍感欣喜。听到第四次敲门声的时候,武汉的抗疫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那天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我已经不再有任何犹豫,迅速打开家门。两个志愿者走进门来,原来是给九荀老人做核酸检测的。政府想得很周全,上门给所有行动不便者补做监测。本次抗击新冠病毒,武汉重症病人救治成功的有许多老人,还有超过百岁的老人,真正体现了生命至上的理念。志愿者不辞辛苦,上门为老人和行动不便者不做核酸检测,让所有市民都体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如何落地生根的。

新冠病毒来袭,百年罕见。党的坚强领导,深入人心。逆行志愿者的坚定与勇敢,感人至深。抗击病毒战役中,每一位志愿者用汗水乃至生命,让武汉这座古老的城市换发了青春,谱写了大写的英雄二字。四次敲门声,串联起我在封城期间的心理历程,那些不知姓名而又在我身边工作的志愿者,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故事二

讲述人:殷仲海

我心中的优秀网格员阿拉蕾

               ------ 记我身边的抗疫典型

阿拉蕾是武汉市武昌区聚豪华庭的一名社区网格员的微信昵称,她的真实姓名我还不清楚,只知道她是一名共产党员。本人有幸住在聚豪华庭,目睹亲历其事迹,我认为她很优秀。下面简单说一说:

勇于担当,给无助者带来希望。2020年1月23日,武汉各社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出行。没有过多久,毫无准备的人们(包括我自己,我是计划回家过春节)缺乏口罩、消毒液等防护消杀物资,米、面等粮食告急,特别是蔬菜早已断顿,心理压力很大。就在这紧要关头,阿拉蕾组织一群志愿者建立了居民群,迅速根据大家需要,组织采购。对于一些孤寡老人,她们亲自上门安抚和配送急需物资。大冷天,每次都看到她们汗如雨下,每天都要“接龙”登记,忙到深夜,次日清早采购、运输到楼下,然后归类,通知分发。时常要承受一些不知情的居民刁难,她们确毫无怨言。正是她们的辛勤劳动,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为我们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我由衷为她们点赞,为她们感动。

甘于奉献,为老百姓守住防线。开始,很多人对疫情严重性认识不足,不听劝阻,硬闯外出。外面的人也嚷着要进来,她们组织一批志愿者,守在门口,耐心劝阻,经常免不了被推搡,或者挨骂,她们只能默默忍受。在排查期间,要督促大家上报体温,也是困难重重。为此,她带着人挨家挨户测量、统计,本身也冒着极大的被感染风险,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她似乎全然没有考虑。在到后来,小区解封,她又要组织大家进出扫码、测温、登记,严格管理流程。与此同时,她们还要管理网络舆情,调解居民纠纷等等。尽管如此,每次见面,她们都声音清脆,满面春风。正是她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小区一直保持无疫情小区,她是我们小区的守护者。

总之,我认为这位阿拉蕾女士不愧为一位优秀的网格员。           

故事三

讲述人:王敏

疫情中社区工作者的故事

我的一名同学张丽君是武汉“百步亭”社区某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百步亭”也许是疫情中最受关注的社区了,在病毒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她们坚守在岗位上。而在那时,连一个N95口罩和防护服都没有,第一时间面对前来求助的患者居民,对发热居民的病情进行筛选、分类。有时挨家挨户帮忙采购药品,对在家隔离的住户进行实时跟踪。她们没有假期、加班加点,不顾安危,仔细排查核实辖区人员信息、认真劝阻外来人员、配合物业积极开展环境消杀 。每次看到她的朋友圈发的关于工作的一些动态,我心中充满了敬意。她说,从小年开始一直到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结束,才稍微休了几天假。

我的这位同学只是社区工作者的一个缩影,还有千千万万和她一样默默无闻的社区工作者们奉献在一线,她们在责任面前不回避、不退缩,有能力就尽一份力,有热量就发一份热,让我充分感受到社区工作者们在面对困难时砥砺前行的积极正能量。

 


故事四

讲述人:许娟

致敬我们身边“战疫”志愿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令人们措手不及。全国上下投入战斗,一场保卫生命健康的战斗在全国打响。在此次战疫行动中,有一抹亮色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志愿者们。他们忠于职守,忘我奋斗,可以说,此次战疫行动这些志愿者们同样功不可没,他们也是战疫“最美风景线”。

在接到社区征集志愿者的通知之时,我的爱人便响应号召成为一名小区志愿者,立即开始上岗执勤。对小区内的过往行人进行出入登记,对过往车辆进行认真盘查,确保小区安全万无一失。刚开始志愿者人员较少时,一人值岗12小时,风雨无阻。与他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都是以一人之力担起全小区的协调沟通,开展好居民每日体温双测和物资订购采买配送物资保障小区各家各户的买菜饮食。为小区民众购买急需生活用品和药品,确保身心无恙。而他们自己吃住全在小区,一直有家不归,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直至小区解封,圆满完成任务。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盼望疫情尽快过去,还大家一个安宁的生活状态。

新冠肺炎战疫是一场全民战争,如果没有志愿者们的参与,我们就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疫情防控战场上这样一群逆行者。小区志愿者们天天要和高危人群打交道,可在疫情面前,这些志愿者们不惧危险,行走在街头巷尾,固守小区安全一线。他们没有隔离防护衣,只有最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没有特别的仪式,他们只有不怕困难、勇敢向上的信念。他们就是防控一线的青年志愿者。正是他们无反顾,为打赢疫情保卫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五

讲述人:简红莲

一名普通的清洁工

疫情期间,很多人恪尽职守、默默奉献、舍生忘死、冲锋陷阵。有太多身影让人泪目,有太多故事温暖人心!令人敬佩的,还有默默无闻的清洁工。

无论在医院、小区还是单位,他们承担了清洁活动,打扫工作非常繁琐,遇到刮风下雨,他们也得起早贪黑,一年四季几乎没有可以休息的日子。

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来,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我们在家里躲避疫情,而楼下的清洁工老李,拖着赢弱的身体,一如继往地做让我们未曾关心的平常事,收拾被我们丢弃的垃圾,慢慢地清理着潜伏在周围的病毒。大雪之后,气温骤降,地面泥泞,我看到老李在瑟瑟寒风中推着垃圾车过来,他背影苍老,手套破旧不堪,蹲下仔细用铲刀清除泥土中的垃圾,大风吹来,他急步上前,捉住被风吹走的纸屑。

正是这样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守护我们的家园。疫情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我站在阳台,他蹲在地面,但此刻,顿感老李的高大,一如阳光打在他背后。他的背影,令人温暖!